close

模型塗裝與上色在模型創作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一個精緻的模型作品,不僅要求細緻的雕刻和精湛的技術,更需要模型塗裝與上色的點睛之筆。

透過巧妙的塗裝與上色,模型的細節與質感得以充分展現,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和吸引力。

專業的模型塗裝與上色不僅能夠增強模型的視覺效果,更能夠提升作品的收藏價值和觀賞性。

同時,優質的塗裝與上色也能確保模型在長期保存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狀態,為收藏家提供無與倫比的觀賞體驗。

因此,在模型創作中,塗裝上色絕對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

 

模型塗裝上色的價值

模型塗裝上色在增加作品觀感和價值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專業的塗裝和上色能夠為您的模型賦予生命力,突顯細節,使之更具吸引力和價值。

 

1.增強模型的視覺效果

經過專業塗裝的模型,無論是色彩搭配還是細節表現,都將變得更加生動和真實。這不僅能夠提升作品的品質與質感,還能讓您的作品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2.提升產品價值

模型塗裝和上色不僅影響到產品的外觀,更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價值。一個經過精心塗裝的模型,不僅展現出更高的品質和細緻度,還能吸引到更廣泛的客戶群體,提高產品的市場價值。

 

3.有無塗裝的差異性

特點 模型塗裝 沒有塗裝
視覺效果 更豐富的顏色和細節表現 單一顏色,細節不明顯
作品質感 提高模型的真實感和立體感 較為平淡,缺乏立體感
收藏價值 增加作品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 較低的收藏價值
耐用性 高品質塗料可保護模型,延長壽命 容易受損,壽命較短
藝術表現力 能展現作者獨特的風格和創意 缺乏個性,無法體現創作者風格

 

多元化的模型塗裝與場景設計服務

為您提供多元化的模型塗裝與場景設計服務,包括經典塗裝、客製化塗裝、仿真塗裝、基座製作、場景搭建、燈光設置等。此外,我們還提供模型修復、改造等相關服務,滿足您的一站式需求。

 

1.各類模型塗裝

a.經典塗裝

我們的經典塗裝方案適用於各類模型,包括公仔、機器人、汽車、怪獸模型等。經典塗裝服務能夠忠實重現原始設計,為您的模型注入生命力。

b.客製化塗裝

客製化塗裝方案為您的模型提供獨一無二的顏色,充分展現您的個性和創意。無論是特殊的顏色搭配、獨特的圖案設計,我們都能精準呈現。

c.仿真塗裝

仿真塗裝專為追求真實感和細節的客戶而設,肌肉線條、光影效果等,我們的專業團隊會利用高級塗料和技術,打造出極具仿真效果的模型作品。

d.塗裝作品集

 

2.模型場景設計

a.基座製作

基座製作為您的模型提供穩定的支撐,同時也增加了作品的整體觀感。我們根據您的需求,提供多種材質和風格的基座選擇。

b.場景搭建

場景搭建服務可為您的模型打造完美的背景,進一步提升作品的價值和觀賞性。我們的團隊具有豐富的場景設計經驗,能為您呈現各種風格的場景。

c.燈光設置

燈光設置能夠為您的模型和場景增添光影魅力,使作品更具吸引力。我們將根據您的需求,提供合適的燈光方案,為您的作品增色添彩。

d.模型場景作品集

3.其他相關服務

a.模型修復

模型隨著時間的推移可能會出現磨損、褪色等問題,影響到作品的觀賞性。

我們提供專業的模型修復服務,讓您的珍藏重現昔日風采。我們的團隊會根據模型的損壞程度和材質,選擇最適合的修復方法,使模型重現新貌。

b.模型改造

您是否曾想過為心愛的模型增加一些獨特的元素?我們提供模型改造服務,讓您的作品更具個性。

無論是重新設計角色的服裝、配件,還是為模型增加動作和功能,我們都能夠滿足您的需求。讓我們的專業團隊為您的模型注入新的生命力。

 

優質模型相關服務,讓您無後顧之憂

我們重視每一位客戶的需求,為您提供專業的諮詢與技術支持。

我們的團隊將快速回覆您的問題,為您提供高效的服務。此外,我們將嚴格遵守保密協議與知識產權保護,讓您的創意作品得到充分的保障。

需要我們相關3D建模與3D列印服務,請點擊下方按鈕與我們聯繫

 

屏東公仔場景設計模型塗裝上色能為您的作品賦予生命力和個性,無論是公仔、建築模型還是其他任何模型,精緻的塗裝都能讓它們更具吸引力。

現在正是時候讓您的模型煥發新生,成為您收藏品中的矚目之作新竹手辦設計。

苗栗手辦上色不要再猶豫了,立即與我們取得聯繫,開始您的線上諮詢之旅。

我們專業的團隊將為您提供各種模型塗裝上色方案,確保您的作品在顏色和質感上達到最佳效果臺北汽車模型上色。

彰化機械模型設計您可以通過我們的官方網站、電子郵件或社交媒體平臺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期待您的咨詢,並隨時為您提供協助。

讓我們一起打造屬於您的獨特模型,讓它們在塗裝上色的藝術魅力中綻放光彩,成為您永遠珍藏的寶貴回憶臺南飛機模型塗裝。

涼州大云寺的古鐘樓厚重儒雅,氣質非凡。豐富的歷史積淀,以及歷代名人逸事,使這座聞名遐邇的古樸建筑,透著迥然不同的非凡氣質。 與古鐘樓相鄰而居十多年,從未登臨,只是每天看它在空明的藍天下,或流動的云彩中,或朝云晚霞的映襯里,靜靜地巍然屹立! 雖然數次看到成群結隊或三兩游人,在古鐘樓慕名觀瞻,仰頭眺望;雖然每逢端陽節,聽到古鐘鳴響,雄渾古樸,空靈悠遠,不免心起漣漪;雖然無數次看到輕靈的燕子,在鐘樓重檐翹角間迂回飛翔,動靜相宜,煞是生動。 但一直未曾登臨。因為我知道,它一直在那里。早去,它在那里,晚去,它也在那里。前涼,它在那里,唐朝,它在那里,宋遼、明清,它仍在那里……它一直在那里,似永恒的光陰,似堅定的信仰。但我知道,遲早有一天,會去的。去親撫它臺基上的磚瓦,去誦讀匾額和圓柱上的每一粒文字,去撫摸鐘體來自遠古的冰涼,或在古老的銅鐘下默念生命的期許。 春日,天氣極好,我在陰臺,看到古鐘樓西南角上那棵粗壯的老榆樹,榆錢兒已密密匝匝綴滿了枝椏。那柔嫩的清綠,莫名勾起我想去登臨古鐘樓的欲望。 朱紅的墻,古樸的磚,斑駁的紅漆,笨笨的門環……踏進的一瞬,歷史的滄桑,如遠古清風,撲面浸來。 與大云寺簡樸低矮的山門相較,古鐘樓的磚包臺基很厚重,很高大,亦很威嚴。灰色磚石,縱橫對縫,呈現出被時光磨礪的陳舊,觸之,堅硬、冰涼,站在臺基下,人實在渺小如蟻。巴著脖子仰望,古鐘樓在頭頂重檐翹角,彩枋斗拱,有一塊藍底綠框的匾額上,“大棒喝”三字金光閃閃,醒目耀眼。“大棒喝”旁側,“乾隆九年秋”的題字,亦很清晰。 古鐘樓,是凝固的歷史,它的一磚一瓦,都蘊藏著故事。門樓匾額上,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光陰,在此駐留。 磚包臺基右側,有樓梯。樓梯口,又有小門樓。“古鐘樓”三字,墨色繁體,鑲嵌在門額上。小門樓木門厚重,木門上的紅漆,已被時光剝蝕得起了皮,一塊一塊,如秋天紅透的楓葉,微微卷起。門磚手能觸之的邊緣,有明顯的缺損。古鐘樓,作為大云寺如今唯一遺存的佛教文化勝景,在漫長的時空里,曾有多少人前來,頂禮膜拜,那磚石上小小的豁落,定然是無數雙手虔誠撫摸后留下的痕跡。 千年時光,風云更替,慕名前來的人定然無計其數,僅史冊留名,對大云寺進行大規模修葺的,就有若許:乾順天佑民安四年,由皇帝、皇太后發愿,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大云寺寺廟及塔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并將大云寺更名為護國寺,立碑銘為“涼州重修護國寺感通塔碑”。明代日本凈土宗弟子沙門志滿,不辭萬里,遠渡重洋,抵達涼州,多方籌資,復原大云寺,成為中日友好的歷史見證。達云父子,功成名就,聲譽崇隆,為酬答神功,聚豪資,砌磚補瓦,增建廄廡…… “天下第一絕碑”西夏碑,就是被清代著名學者張澍在這里發現。所以,古鐘樓,一磚一瓦,都滲透著文化的厚度;一臺一階,都留下著名人的足跡。 繞著磚包臺基的水泥樓梯,迂回而上,便到了臺基之上。臺基上,四周圍繞的粗大圓柱,撐著彩繪斗拱的二層鐘樓塔。木柱上,亦有藍底金字:“人間國運昌隆,云外鐘聲迢遠。” 塔樓樓梯,木質的,很陡峭。順梯而上,兩米多高,古代鑄造藝術珍品——銅鐘,赫然懸掛在畫梁雕棟間,穩若磐石。上前撫摸銅鐘,想它懸在這里,已有千年,或更遙遠,不禁感慨萬千:我于它,眾多的生命于它,曾經陪伴過的建筑于它,不過是雁過無痕,落葉無聲。 繞著銅鐘仔細摩挲,看到銅鐘表面,從上至下,皆飾有圖案。有頭戴花冠,耳飾明月鐺,手托果盤,飛舞翱翔的飛天;有頭戴塔耳帽,身穿鎧甲,手執武器的天王;亦有祥龍、花飾等圖案。銅鐘最底部,有握拳大的凹窩,想著是不是鐘錘千年敲擊所致,但看到其他部位亦有,便又否定了。 想起冰山理論,說許多事物,我們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而更大一部分的內在世界卻藏在更深層次。其實,世上萬物如此,歷史遺跡更是如此。它在表面顯露著一部分,更多的部分,則需要后世去發掘、推理,即便如此,它仍然隱藏了更深的東西。更深的東西,有可能會在歷史的云霧中流散,不為人知。 就如銅鐘的所鑄年代,眾說紛紜:有前涼說,有唐代說,有五代說,史料各據,不一而足。 就如玄奘取經路過涼州。涼州城里民眾夾道歡呼,倒屐相迎。玄奘在涼州停留期間,到大云寺看望眾僧,并贈送了禮物。大云寺出土的唐玄宗天寶元年石碑記載:“唐貞觀年間,三藏法師玄奘從天竺國來本寺,留下一雙……”由于年代過于久遠,字跡剝落難辨,玄奘留給大云寺的禮物到底是什么?竟成了千古之謎,唯留后人蹙眉猜想。 不確定和未知,是歷史的撲朔迷離所在,也是歷史朦朧的神性所在。時空的距離,和美好的臆測,像花朵一般,由此在后世頻頻綻放。 彎腰鉆在銅鐘下,說話,聲音嗡嗡,很空靈,亦很新奇。很新鮮這種感受,在銅鐘下兀自說了不少話,無非是期盼家人安康和孩子茁壯成長的俗人俗愿。銅鐘內壁,諸多祈愿,已模糊難辨。唯有一個接近銅鐘頂部的“百年好合,永結同心”八個字,依然清晰可見。都是平凡的人生,想必對生活都有著最樸素的祈愿。 千年的時光雖然如水流淌,無數的俗愿雖然已模糊消散,但這尊銅鐘,似日月當頭,默默承載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平凡祝愿。 鐘樓頂檐,斗拱交錯,祥云龍繪,古色古香。八塊匾額,每向兩塊。“聲震蒲牢”“慈海鯨音”皆題于乾隆年間。其他所題時間,有民國時期,亦有新中國成立后。 站在臺基上四下眺望。院里南向,古柏參天,靜悄無聲。搬遷來的明代正德元年的大廟大殿,和清代建筑春秋閣及兩廊,與厚重巍峨的古鐘樓一起,組成了現今的大云寺風貌。 時光在這里靜靜交匯,不露聲色。今天的大云寺,滄桑中有氣象,古老里有新生。眼前,春色正悄悄在草木上催綠,在枝椏上打苞。一墻之隔是新建的和平街小學,青瓦白墻,操場蔥綠,猶如江南庭園。 不遠處,一片土坯房,尚未拆遷完畢。那些土房子,讓我想起在西夏碑博物館內,曾看到過1910年的一幅巨大照片。照片上,“涼州八景”之一的“大云曉鐘”古鐘樓赫然在上,和我們現在看到的磚包臺基的古鐘樓一模一樣。古鐘樓的二層亭樓,暗沉沉一片,那是銅鐘懸掛之處。更為顯眼的是,古鐘樓附近,有兩座高塔直入云霄,雙峰對峙,外形酷似現在的羅什寺舍利塔,我想,那應該就是史書中記載的大云寺塔和清應寺的姑洗塔。 照片上,古鐘樓周遭,還有屋脊高翹的廟宇殿堂,和隱約的樹木及土坯房。一片土房子頂上,清晰可見一個又一個的小天窗,四角支棱起來,是一個世紀前的人間煙火,是平凡老百姓的素常日子。那張照片,記錄了百年前,大云寺及周遭的建筑風貌。它蒼黃,陳舊,像一張古樸的民風素描,異常珍貴。通過史料,我們也得知,曾經的大云寺,規模宏大,建筑眾多,不僅有畫面中六十多米高的大云寺塔和清應寺的姑洗塔,還有大雄寶殿、天王殿、臥佛閣等主體建筑。 照片的拍攝時間是1910年。17年后,即1927年,涼州那場眾所周知的毀滅性大地震,使畫面中的諸多建筑就此消失,無從尋覓,唯留古鐘樓巋然獨立,千年不敗。 地震無情,蒼天有情。還好,大云寺的“大云曉鐘”留下了,文史中的諸多記載也留下了,不少歷代文人墨客的詩文與墨跡也留下了……這些先民們的智慧遺存,這些豐厚的精神食糧,足以滋養涼州大地,和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生生不息的世代民眾。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跟隨父母朋友也算游歷過不少山川美景,國內國外皆有。隨著年齡的增長,在每次出行的路上,我都會思考一個問題,旅行,它真正的意義是什么?我們為什么要旅行? 在我的觀念里,旅行和旅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什么是旅行呢?行在路上,路在腳下,行程更為自由散漫,可以沒有目的,隨性而行,隨心而行。而旅游,跟團而行,目的明確,像是打卡一樣要走遍所有景點,路上總是匆匆忙忙,所謂上車睡覺下車拍照準確地概括了這種旅游方式。 作為兩種方式都體驗過的人,我有一些想法。這兩種出行方式各有利弊,旅游跟團省去你很多麻煩,不用擔心交通工具,一輛大巴搞定;不用擔心行程規劃,聽從導游安排。但是卻少了很多自由的活動,在景點更像是走馬觀花,匆匆而過。我曾參團旅游,因沒按時返回被“遺棄”在景點,這次旅游給我留下了非常差的體驗,加之很多跟團游強制購物,游客被圈在商場里,不買夠一定額度難獲“自由”,更讓人厭煩。 旅行,也可叫自由行,這種方式就少了很多限制,多了更多自由的安排。一切行程由你做主,有的時候遠離人群可以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是真正可以感受“停車坐愛楓林晚”的出行方式。但是這種方式的弊端也很明顯。每次出行前要做很久的旅行規劃,查攻略、交通忙得焦頭爛額,等到旅行中,計劃又往往趕不上變化,被撂在路邊不知該怎么走是常有的事。跟一起出行的人意見不和時又會很不愉快。一路上還要提心吊膽擔心被騙,有時玩得也不很盡興。 而從旅行目的來看,在我成年跟隨朋友游玩幾次之后,我開始思考,出去玩的意義是什么?每次跟隨父母長輩出去,他們總是要走遍所有名勝古跡,不去就像浪費了車錢,他們的口頭禪都是“來都來了,干嘛不去?”其結果就是趕路就趕得氣喘吁吁,筋疲力盡,結束旅程回到家中要休息許久才能消除疲勞。而我和朋友一起出行,常常沒有固定的目標,走著看著,也可能覺得這片海灘很好,就安安靜靜地坐一天,聊天或者發呆,也許一個熱門景點也沒去,但是身心都得到了放松,結束旅程后也絲毫不覺得疲累。 到了景點之后,你會發現很多游客走一路拍一路,仿佛相機才是他們的眼睛。每每看到這種情形,我都會想到古人出行的情景。那時一切美景只能用眼睛欣賞,用心感受,怕是只有這種安安靜靜的旅行方式才能寫出那些千古名句,真正寄情于山水之間。而現代人則是寄情于相機與朋友圈之間,旅行更像是為了炫耀什么。古代山水畫家都是旅行結束后回到家中再鋪紙研磨,將腦海中的美景一一還原于紙上。試問現在用相機當眼睛的游客,離了那些照片,真正還記得的景觀又有多少? 很多熱門景點常常是人山人海,成群結隊戴著各色帽子的團友,滿耳的人聲嘈雜。出行本為散心,想看看壯美河山,聽聽蟲鳴鳥叫,沒想到看到的是如此的畫面。到此一游,旅行的意義何在? 羨慕古人旅行的心境。古時候車馬很慢,路程很遠,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但是三五好友縱情山水之間,曲水流觴,又無絲竹之亂耳,吟詩作畫,登高望遠,好不風雅自在。如果清楚地認識了旅行的意義,今人同樣可以尋找到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的美好境界。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其實,在大部分的情況下,我所聽到的故事幾乎都是與我無關或者是相隔甚遠,然而,在上個世紀的七、八十年代的節點上,由于社會領域的種種舉措,帶來了一種社會改革思潮的氛圍。于是有了表哥們受邀進京拜訪50年代初期——原內蒙古包頭警備司令部司令員‘楊德松’與母親‘梁家’淵源的故事。 此故事,把民國與澧縣城關鎮以及當時‘梁家’與‘楊家’的人情和社會風貌等元素穿梭交織,多少帶點歷史的韻味,保留了一份心底的記憶與滄桑,從而散發出一種‘梁楊’的兩家不朽傳奇。當時,我有幸在場,又親耳聆聽了表哥們向‘梁家’尚鍵在的長輩即我母親(四伢)匯報,整個過程,我依然記得是那么樣清晰而又回味。所以,至今回想起來,連同自己整個的“精神世界”仿佛都被載上了一種心情的興奮感。 故事中的人物和所發生的事件距今都已經非常遙遠了,但是,當一位曾經由赤貧而轉化為后來的權貴時,當這一位權貴與‘梁家’又有著千絲萬縷聯系時,過去和現在,貧窮與富貴以及一種攀附心理的糾纏轉化內涵并呼之欲出。其實,貧窮與富有是融合成一種社會固有的結構性矛盾,不管是哪個年代都會存在的,世上的人,難免有窮有富。人貧窮時,便想要富貴,富貴時,就害怕失去。其實貧窮與富貴,都是流動的。 一般我很少用‘眉飛色舞’的形容詞來描敘自己表哥們講話的神態,因為我知道,對淋漓世風的批判中,人都有一種結識某種榮譽過后的那種炫耀,人活到世上,誰都得卑躬屈膝幾回,過去討厭別人臉上的訕笑、討好、慫、俗,現在全出現在了自己臉上,有過之無不及。背上預料的包袱來‘趨炎附勢,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雖無法高攀到獲得實利的地步,但都只是充滿著神秘感和崇拜感,因此以有機會結識來炫耀自己,使得虛榮心得到滿足,就像曇花一現轉瞬即逝的心理狀態,這都是人性的本能。 我試圖用理性的思維來看這個社會,把‘梁家’與‘楊家’的人情和社會風貌融合成新的敘事結構,釀成一副深邃潛藏的影像畫面,然而,昔日澧縣城關鎮上的寬容和美好將隨著二十一世紀一月的寒冬瞬間沖動永遠一去不復返了。那些些零碎和模糊,即使算超強清醒的記憶,也已經是局部流失和經過刪改的信息了,必然是殘缺不全的重構物。 不管怎樣,自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表哥們口里的故事和人物當初的確在常德澧縣城關鎮的‘梁家’大院子里發生過。 古鎮是一種介于古城與古村之間的存在形式,多指商業居住性質的集鎮。二、三十年代澧縣的城關鎮幾乎沒有什么變化,基本保留了民國初期的風貌,古樸而精致。中國幾千年社會發展中,以水路為主的交通起到無可替代作用,它的便捷幾乎決定著絕大部分古鎮的命運,澧水河也不例外,沿著水路兩岸往往也是最發達地區,毗鄰澧縣的津市就有‘小上海’之稱。 外公、外祖母、舅舅們和母親一大家子就居住在這整棟連片的澧水河畔,河邊時常飄蕩著幾艘烏篷船,古鎮沿著澧水河岸得以平靜下來,遠離了喧囂,有種被遺忘的感覺,厚重的歷史和文化積淀在這湘北邊陲的小鎮上凝固。清晨,細雨霏霏,走在小鎮街道上,石板路被一夜雨水沖涮的格外干凈,晨曦中河水泛著倒影,小街沿澧水河彎彎曲曲南北伸開,兩邊是住家和店鋪,時辰不到開門的不多,偶爾飄來裊裊炊煙,真像一幅江南古鎮水墨畫。‘梁氏’家族的老宅子大門在城關鎮上有種超級的豪華和氣派。清晨,兩尊石獅子后門的大門聲,咔吱、咔吱的被打開,門里帶著幾分神秘,一些傭人呼前扶后,外祖母踮著小腳邁起細細的碎步從后房往堂屋走到太師椅旁坐下,丫鬟替過水煙袋,外婆從中拿出一把煙絲放在銅質的煙箱里,然后又掐一支用細黃色草紙滾成的‘紙梅子’點燃水煙袋,叭、叭吸了幾口,便則身望了一眼旁邊廂房里楊德松之父‘老楊頭’。 曾經聽母親說過;此人身板硬朗,做事勤快,但性格卻十分固執,他有一個特點,不喜歡睡床鋪,而更愿意睡在木凳子上,他長期把兩條一米多長的老式長木凳拼在一起睡覺。據說他是外祖母的什么親戚,投靠在梁家,吃喝、拉啥全部落在這老宅子里。可以說梁家對‘他’應該還是有養育照顧之恩。時近晌午,門外來往行人多了起來,小鎮又恢復了往日的喧鬧,茶館里傳出常德漢劇和絲弦的聲音,那舌尖頂著上顎,壓住高亢近乎尖叫的旋律,在小鎮上空徐徐回蕩。 以前,由于政治環境的原因,母親從未提起過此類事情,改革開放,政治環境的寬松,加上表哥們談論‘此事’,母親偶爾才會扯起幾句,真正知道‘楊家’這些細事,還是幾個表哥進京見到這位遠房親戚之后的事了。于是,‘楊家’更多的細節并一一浮現出來。 ‘老楊頭’有兩個兒子,比母親年紀稍大,但都沒有讀過書,估計家庭生活非常貧困,所以幫有錢人家打工,做點小生意是他們生活的救命稻草,只是這根稻草在那個年代也開始逐漸下沉。大兒子的頭頂上有些癩子,話語不多,人比較本分,而小兒子的性格卻截然相反。他每天提個竹籃子在鎮上一個炸油條老板那里批發些油條去賣,然后賺點小錢維持生活,這個小兒子得錢后常在一些地方去‘投舌子’一種賭博形式,甚至把賣油條的貨款也賭輸了,油條老板雖然也多次埋怨,但還是比較寬容,仍然賒賬批油條給他讓其繼續去賣。試想,當時如果他們兄弟家境尚可,一定不會陷入這樣的死局?這也許就是命運的造化? 30年代初,隨著世事風雨飄搖,生活所逼,兩兄弟一起投了軍聽說是賀龍的部隊,后來賀龍率紅軍攻打澧縣縣城,楊德松在混戰中搶了一桶‘洋油’(其實叫煤油)放在梁家的后門,以感謝外婆、大舅舅對他們父親的照顧。此事,表哥去北京時楊德松還親自提起過:說那時候,紅軍還是有嚴密的組織紀律,所以,他搶了別人的洋油后只能偷偷地放在‘梁家’宅子的后門,當時也不知道‘你們拿到沒有’?此事足見其人從小的狡黠和仗義。 時過境遷,長沙解放初期,澧縣公安局找到了大舅舅家并且還送來一張照片,是一個軍官騎著高頭大馬,腰里別著一把手搶,照片上的人非常神氣,此人就是多年失去聯系的遠房親戚‘楊德松’。那個時候,應該說他已經是功成名就了,現在來找他自己的父親則是順理成章之事。當‘楊德松’把他父親接去過幸福的日子時,老輩卻扛著自己生活的習慣,燃盡了燭光并沒有得到長久安享晚年的夢想,最終還是敵不過匆匆歲月和人間煙火而去世了。 大舅舅送走‘楊父’后不久,1950年12月至1951年10月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的清查和鎮壓反革命分子的政治運動開始。因為大舅舅曾經當過澧縣‘偽國大代表’,又是地方土豪劣紳,很難度過這一場政治的暴風驟雨。于是,他收拾金銀軟細,一個人往北方向逃跑,我想,此時他應該是投奔‘楊德松’而去了?大舅的一身的裝束和口音終抵不過政治年代機警的民兵,剛剛下北京站就被盤查出來了,十足的南方口音馬上就暴露了身份,最后只能以逃亡人員被扣住,不得已,大舅只好說是;找‘楊德松’司令員,于是,電話打到包頭軍分區,參謀長接后十分熟悉的說‘知道這件事’,因為‘楊德松’以前經常與參謀談起他與‘梁家’的事,所以,參謀長也十分了解大舅舅的情況,一個電話撥給在北京協和醫院療養的‘楊司令’,并派車將大舅送到協和醫院。聽表哥說;他父親當時在協和醫院正碰見‘董必武’與‘楊德松’在一起,當時,董老看見大舅穿的衣服非常寒酸就跟楊德松說;‘幫他換一件衣’, 楊找人給大舅換一件軍大衣后并一起回到包頭。 在包頭住了一些日子后,楊問大舅;‘你今后就住在這里,在這里找工作算了,一切我可以跟你安排好’。不料,大舅說;‘他還是想回到湖南老家’。楊說;‘你這個情況現在回去比較麻煩,既然這樣,那我就幫你找人安排到離湖南較近的武漢去工作’。不得已,大舅舅只能聽其安排,拿著楊司令寫給武漢某負責人的信件動身去了武漢。可是工作一段時間后,不知什么原因,又不知道大舅犯了什么事,最后被遣送回湖南,楊知道后,囑咐大舅好好改造,爭取早點出獄。再后來,大舅的情況就如同許多那種被管制、被監督的人命運一樣度過余生。 當歲月走過滄海桑田才明白,人生已斑駁了一地的破碎。無論當初你的出生和身份怎樣,隨著世事巨變,最終都是一句話;不管你是有錢人,還是窮人;不管你才華橫溢,還是平庸至極,其實,你都是這個世道中的一份子,自然就會受到世道潮流的影響。兩千多年前,司馬遷的《史記》中;“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層人們的反抗精神和意志在‘楊德松’兄弟身上得到了驗證。老兄雖然在戰爭中陣亡,可弟弟活了下來,而且還身居高位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由此可見,其人很不一般。 曾經聽母親嘮叨過;‘梁家’也出現過‘死即舉大名耳’者,即是我家的滿舅舅。他二十年代,十幾歲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學校讀書時鬧學潮、搞運動被捕,后經大舅舅托關系找人放出來,最后因肺癆病死在家里,每每母親提起此事不僅搖頭嘆息,不然,他鬧革命成功后,也將與‘楊司令’一樣落個‘功成名就、光宗耀祖’。 撕開兩個階級生活遮蔽起來的幕布,放在一起看個究竟,‘梁家’與‘楊家’的政治身份由于社會動蕩的巨變,劃分卻已經是涇渭分明了。這個帶有彼時鮮明的時代特點和復雜的、不易為后世所理解的感性意義,終究還是被生活柴米油鹽的平淡,人生的苦旅和挫折坎坷的洗禮所屏蔽了。 解放初期母親與他們有過一段聯系,只是后來相互身份變換較大,彼此內心情感,心態限制了這種聯系,加上當時政治時局,所有這一切就隔斷了這個遠房親戚的往來,只不過,那次表哥們去北京看望‘楊德松’時,他特意提起了母親的事,并要表哥們替他帶問母親好。正是改革開放之際,還聽表哥們說;他被‘鄧公' 重新啟用,擔任過北京軍區什么職務? 在中國,有這么一些人,文化雖不高,出生也卑微,但他們對命運有一種不屈不饒的抗衡,能知難而上、執著、知恩圖報,他們做人實在、光明磊落、講義氣、重感情、關鍵時刻,為你挺身而出。 又或許,每個人一直延續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對天地的理解,倘若給他們一個機會,過一個’有情有義的人生‘,他們定不會拒絕。只不過這個機會不容易得到,但 ’楊司令‘用這個機會做到了。 時間還是挪到解放初期,當時的’楊德松‘已是解放軍中的高級干部了。從身份到地位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他們從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到實行無產階級專政,每個人或多或少思想觀念都會有很大的變化,有的人會一反常態,拋棄良知,做人之絕是你想象不到的。而有的人卻’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語)。’楊德松‘便是亦? 如果說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那么事件的發生就是記錄回憶的載體,通過兩件真事,讓一個高級干部的靈魂變得有形化。前面所提,’楊德松‘小時候多有’不務正業‘,在澧縣街頭常與一些’游手好閑‘的’狐朋狗友‘混在一起。解放后由于所走道路不同,人生走向發生了根本變化,他當了解放軍高級軍官,而他那些兒時的個別朋友卻進了大牢,但是,我這個遠房親戚只要回澧縣都會抽時間去監獄看望他曾經的那些’五不爛‘,甚至還請這些人吃飯,但還不忘記告誡他們要;’要好好接受政府的改造,重新做人‘。此種撇開所謂;政治身份,放下面子的光明磊落、講義氣、重感情之舉深深吸引我,感動我。這,可能就是他的人格魅力。這也正如賈平凹說,’活得有趣,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倘若你覺得生活無趣,歸根結底是少了懂美的心‘。 當一個人擁有了足夠的生活閱歷時,他總能看得慣一切事件,以及一切人與事的奇葩,包括更詭異的狀況,也能淡定聽、看、觸摸,不是麻木了,而是善于理性與平靜。在故事的結尾處,還有一件值得擊節贊賞的是,50年代初期,他回到澧縣時,去看望了那位曾經批發油條給他的老板。為感激油條老板的寬容、理解和生活上的支持,我聽說,他送了一件虎皮大衣給他,而且還把油條老板的兒子送到部隊,據說,此人最后官至團級。許多故事的細微之處,使人窺探到真實的人性,稀缺的人生經歷你只需試讀幾頁,就會被這些故事意蘊悠長而深深吸引。 像’楊司令員‘那樣的人物,在戰爭年代,能從死人堆里爬出來,躲過槍林彈雨,當了高官之后,以人品做底子,不畏懼政治影響,不昔高官身份,本著’貧賤之交‘放一桶’煤油‘于’梁家‘后門,去監獄看望昔日的朋友,感激曾經幫他度過難關油條老板,這是典型的中國傳統美德。他贏在格局上,贏在胸懷里。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因為胸懷,才是成功者的標志。生命只有走出來的精彩,沒有等待出來的輝煌! 最后,我想起一句話:“世界上的事情本就是各自下雪,各人有各人的隱晦和皎潔。” 最后引據以下資料佐證; 1952年2月成立的包頭警備司令部的領導是: 政委 陳登昆(兼)河北省故城縣 副司令員 楊德松 副政委 姜文然 參謀長 2021.1.23于家 >>>更多美文:原創散文

TOY0045GERG456VEV


員林3d公仔建模推薦》
苗栗3d列印打磨推薦》 模型製作心得:客戶案例分享,讓模型製作品質加分!立即線上諮詢!彰化公仔上色代工推薦》 模型設計服務:專業設計師為您客製化作品!點擊查詢,立即線上諮詢!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dhmv9odfdf 的頭像
    dhmv9odfdf

    dhmv9odfdf的部落格

    dhmv9odfd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